为提升学社成员的学术素养与表达能力,2022年11月6日晚19:30,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科博士应邀于集贤楼312会议室作题为“世界史学术论文品鉴与撰写”的讲座。
首先,高科老师指出:学术论文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并分别从选题、观点、材料、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理论六个角度,阐述学术创新的意义与途径。高科老师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对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研究视角多样化的益处。
接着,高科老师从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入手,对论文撰写进行剖析。规范的学术论文,一般有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六部分。论文标题宜凝炼、新颖,包涵时间信息、研究内容、研究视角诸要素;摘要需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体现核心观点;关键词要富有实质意义;前言应点明研究背景,梳理学术史,具备学术个性,予人启迪;正文各段要有逻辑性,篇幅分布适当,保证每段有中心论点,“论从史出”,言必有据,论证时注意全面性和权威性;结语则简要总结文章内容,避免与摘要重复,并可作进一步阐发,略论一些与本文密切相关但未及展开的问题。高老师也对学术史梳理方法和学术规范作了说明:梳理学术史,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展开,秉持相关性、代表性、权威性、前沿性的原则选择文献,评述结合。同时还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与规范,注重语法、格式等写作细节。
而后,高科老师以伍斌博士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种族“界定与美国对东南欧移民的排斥(1880-1924)》一文为范本,向社员们具体讲授论文的品鉴之道。高科老师强调:世界史论文的撰写要接续学术史,向中国学术界传输相关知识;历史语境对于论文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将史事置于当时的时空进行研究。高科老师还分析了伍文的一些细节概念,将“种族”名词的提出与“科学”话语的加持、“正确”话语体系的建构对观念传播的深刻影响结合起来论述,引用了哈贝马斯的“公共场域”理论,点明“话语体系先由精英构成,再向大众传播”的观点,最后补充介绍了美国学界研究移民史与社会史的有关学者。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相关话题和高科老师进行了交流,高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作答,再次强调史料对于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增进了社员们对学术表达与规范的认识,对同学们今后论文的写作启发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