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凯,男,1992年生,江西新余人。乐橙官网历史学专业2013届毕业生,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5年、2018年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以来的盐政、盐商和盐场社会史。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立项课题为“晚清民国自贡盐政与盐场社会变迁研究”。曾在《清史研究》《史学月刊》《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所著的《扬州盐商与清代中国的资本市场》,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2年12月3日晚,南昌大学黄凯凯老师应邀以线上方式在求索学社作题为“扬州盐商与清代中国的资本市场”的讲座。
黄凯凯老师首先以当下社会的几个例子生动说明了资本市场的“魔力”,进而指出资本市场实质上是供资本流通和交易的制度,资本市场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基本内容包括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后者包括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而这与本次讲座的内容密切相关。
黄老师通过几段史料向同学们描绘了从明至清扬州盐商的资产概况,指出清代的扬州盐商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富有的一群商人。接着,黄老师针对清代扬州盐商的富有和衰弱之原因进行了解释。盐商为何富甲天下,传统观点认为其凭借政治势力作后盾来垄断庞大的销售市。侵赂坏闹饕,黄老师则认为,这种高成本的垄断并不是必然获利的。至于衰弱的原因,国内外学界过去认为是资本流入了非生产领域,但这样一种古典经济学理论影响下的强调资本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解释存在一定问题,即没有讨论流通领域中的资金而只是将其作为无需解释的自然法则。黄老师指出,直到19世纪,马克斯·韦伯等社会学家为我们理解上面两个问题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他们认为资本的流通不是天然的,需要借助于很多的制度和工具,由此,资本市场就是有助于资本流通和交易的一种制度。
在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细致梳理后,黄凯凯老师通过一段材料向大家揭示了一个现象,即明清最富有的大商人从来都不是做实业的,他们都在“玩金融”,都在通过操控资本市场来获得暴利。那么这些商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玩金融”的呢?黄老师提出,明代开中法下辗转运输的高成本催生了盐引的买卖,盐引成为被商人投机炒卖的公债券。但是,万历朝出现了纲法,食盐专卖权被政府授予了世袭纲商,于是盐引成为商人换取运盐权力的缴税单,盐商从证券商变成了包税商。有学者认为,产生于明代的这样一种金融资本主义随着纲法的出现而宣告终结。但是,黄老师通过研究认为,纲法之下依然存在一种金融资本市场。
黄凯凯老师指出,在清代两淮纲运流程中有一个“纳纸朱银”的环节,在该环节就衍生出了“领取朱单”的行为,出现了名为“朱单”的有价证券:没有世袭运盐专卖权的商人就向有世袭权力的商人来购买朱单,这种朱单也称为“窝单”。由此,朱单就作为可以流通转卖的运销权证取代了之前的盐引。黄老师提示道,清代朱单的买卖与明代盐引的买卖又有很大区别,前者是期货交易,后者则是期权交易。引窝的使用权发生了转移,但占有权仍在纲商手中。这样一种期权交易兴起于清初。到雍正和乾隆年间,扬州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资本市。鱿至送痘痰摹岸谖焉淅。黄老师特别指出,当时在扬州甚至出现了类似于现代证券交易所的专供期权合约交易的“引行公店”,还出现了用占卜方式来预测窝价之涨落的“证券分析师”。
期权投机过火造成了边境口岸缺盐、盐价上涨,最终导致盐利有缺,加之其时国家财政吃紧,而盐业的暴利有助于解决这一窘境,因此期权投机行为便引起了官府的关注。从乾隆至道光年间,官府多次对扬州这样一个以窝单交易为中心的资本市场的干预,资本市场每次也对干预做出了反应、进行了自我调整。
最后,黄凯凯老师针对清代这一食盐专卖所催生出的规模庞大、投机活跃的资本市场归纳出了几个特点:第一,纲商引窝制度是扬州资本市场发育的诱因,但非决定性的框架;第二,窝单交易的性质属于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第三,窝单交易市场与淮盐生产、运销市场相互分离。
黄凯凯老师讲座结束后,唐春生老师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唐老师指出,此次讲座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给我们两个突出的启示,一是史学研究要重视运用其他学科的工具,使自己的分析工具丰富起来;二是要注重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与当下实际结合起来,获得更鲜活的认识。同学们也就如何学习经济史等问题与黄老师进行了交流。